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教师队伍  教育教学  本科生  研究生  科研科普  招生就业  党建工作  学生工作  校友之家 

硕导

 专业方向 
 导师简介 
 招生信息 
 培养信息 
 研究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生>>导师简介>>硕导>>正文
谢晓娜
2021-12-04 18:17  

【基本信息】

所在部门:自动化学院

职称:教

出生年月:1978年12月

电子邮件:xnxieok@163.com

【个人简介】

谢晓娜,女,副教授,河南平顶山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2014年获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持和参与4项省科研项目、5项重大横向项目;获得省级、电力行业科技进步奖励十余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项目;在科学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4部;论文十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其中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4项、国际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授权软件著作权3件。

【研究方向】

智能电网、智能计算

【科研项目】

1.恶劣电力作业环境的可穿戴安全保障技术,四川省科技厅,课题负责人。

2.容错增强的安全关键实时应用设计优化,四川省科技厅,课题负责人。

3.高可靠变电站智能巡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四川省科技厅,子课题负责人。

4.基于多数据融合的复杂电力作业环境机器人导航技术研究(面上),四川省科技厅,子课题负责人。

5.电网B/S信息系统状态评价技术研究,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

6.输电线路避雷器监测装置无线功能升级以及避雷器在线监测软件升级项目,横向,项目主持人;

7.智能型隔离锁具数字化管控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横向,项目主持人;

8.高压电缆护层接地环流智能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横向,项目主持人;

9.应用电力数据的韧性城市评价标准化技术研究,横向,项目主持人;

10. 电力系统可持续电力供应数据应用,横向,项目主持人

11.电网信息控制系统状态监测技术研究,横向,项目负责人。

12.复杂电力作业现场的建模技术研究,横向,项目负责人。

13. 变电站安全防卫等设备检测技术研究,横向,项目主持人。

14.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风险评估与状态检修策略研究,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

15.面向B/S信息系统状态检修的智能评价算法研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引进人才项目,项目负责人。

【获奖情况】

1. 面向电力生产的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平台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及应用(CIS/KJJB-2024-2-28R1),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4.07,排名第一;

2.电网信息系统状态检修辅助决策技术及应用(CIS/KJJB-2021-2-18R1),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1.08,排名第一;

3. 变电站遥视系统三维优化设计与全场景测试技术及应用(2020-J-3-94-R03),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21.3,排名第三;

4. 智能变电站网络状态多级推演实时管控关键技术与应用(2021-J-3-88-R06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22.03,排名第六;

5. 复杂电力作业环境空地协同安全防控技术及工程应用(2023-KJ-Y-5),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3.12,排名第四;

6. 电网遥视系统智能设计与测试技术及应用CIS/KJJB-2020-2-12R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0.12名第三;

7. 基于地空一体的电力远程智能巡视技术及应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4.07名第五;

8. 电力安全工器具检测网络体系建设与数字化管控(2022-KJ-S-117),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22.12,排名第二;

9. 电力安全工器具“互联网+”智能管控与标准化移动监测2021-KJ-E-068,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2.01,排名第四;

10. 电力安全工器具智能移动监测技术与应用(CIS/KJJB-2021-3-6R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1.08,排名第三;

11. 恶劣电力作业环境可穿戴安全保障系统及应用(2019-S-021),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9.4,排名第四;

12. “互联网+”电力移动管控平台及重点工程应用(2019-KJ-S-178),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9.11,排名第三;

13. 变电站视频及动环系统三维设计与测试技术(2018-S-026),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8.12,排名第五。

【专利软著】

1. 一种融合多维信息的电力作业人员危险态势动态感知方法发明专利ZL2022108456661.92023.03第一发明人

2. 一种检测摄像机的预置位有效性的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ZL201710278866.22019.10,第一发明人;

3. 一种变压器漏油检测方法,发明专利,ZL201610703818.92019.01,第一发明人;

4. 一种根据监控目标位置生成最优监控位置的方法,发明专利,ZL201610207199.42018.07,第一发明人;

5. An intelligent robot pan tilt adjusting mechanism,澳大利亚专利 AU2021106683U2021.08,第一发明人;

6. A tablet computer mounting bracket with movable operation table,澳大利亚专利 AU2021106687U2021.08,第一发明人;

7. Pan-Tilt adjusting device based on binocular vision positioning,澳大利亚专利 AU2021105074U2021.08,第一发明人;

8. Storage type external terminal mounting bracket,澳大利亚专利 AU2021106685U2021.08,第一发明人;

9. 一种恶劣电力环境下作业人员用的可穿戴装置,实用新型,CN2019218233326.92020.04,第一发明人;

10. 带故障监测功能的视频监测系统,实用新型,CN201820709062.32018.11,第一发明人;

11. 一种野外定位监测人体状态的巡检帽,实用新型,CN201721711726.12018.07,第一发明人;

12. 一张具有保温近场通讯功能的手套,实用新型,CN201721711781.02018.07,第一发明人;

13. 快速反应的视频监测设备故障定位系统,实用新型,CN201820705859.62018.11,第一发明人;

14. 具有图像偏色矫正功能的视频监测系统,实用新型,CN201820709450.12018.11,第一发明人;

15. 恶劣环境下使用的视频监测装置,实用新型,CN201820707931.92018.11,第一发明人;

16. 恶劣电力作业环境可穿戴安全保障软件V1.0,软著,2020SR09148882020.06,第一完成人;

17. 电力安全工器具移动监测集装箱环境温湿度检测嵌入式软件V1.0,软著,2021SR03907152020.12,第一完成人;

18. 电力检修车机械臂姿态感知与预警系统,软著,2022SR13538872022.04,第一完成人。

 

关闭窗口

航空港校区 |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 邮编:610225

Copyright 2017-201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建议使用IE8.0,1024*860以上浏览